×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十八章:四面重围(四)(上)

那名操作员看到,完亿圆转身时,脸上显出说不清楚的茫然。然后,抬起头来又直直的盯着他。操作员看到站长盯他,就大声说,“站长,我是说,‘飞鹰C’侦察机发现在那个地方有大片宇航器残骸,看样子,好像是刚刚坠落的,同时发现生命迹象。要不要通报给那个地区的驻军?”

“通报?通报给他们有用吗?”完亿圆这回听清楚了,就这样反问。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个叫“阿里”的地区,在太空中看着不大,但在实地你敢说它小吗?“站长,那怎么办?这么大的区域,他是走不出去的。”操作员有些急躁,他确实在等着完亿圆的命令。

“让我想想。”完亿圆嘀咕了这句后,又把他的指挥椅上重新转过去,再一次盯着“天宫甲”舰队的影像。因为他实在不明白得很,“飞鹰C”刚刚掠过那片区域时,那里确实意外出现了大片燃烧物体,传回来的影像表明,燃烧的物体极有可能是某种大型宇航器,更为麻烦的是,“飞鹰C”所承担的不是侦察燃烧的“宇航器”的任务,而是要侦察空喀山口方向突然出现的乌云和迷雾,以及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现在,根据“飞鹰C”的影像,燃烧区域内确实有人存活。可是,这人到底是什么人?自己人?敌人?还是坠落下来的宇航员?

想到这一点,他这才回答说,“‘飞鹰C’继续原定任务侦察,立即通报边防第20团,派遣搜救直升机进入该区域。有两项任务,一是侦察燃烧物体究竟是什么?并通过现地取样找到物体的国籍和性质;二是把那个人带回来,也许他会告诉我们更多的情况。”

“是,站长。”终于等到命令了,操作员十分爽快的答应着。然后,他立即通过空间站上的“激光天地通信系统”,向兰州军区西藏军区的阿里军分区所在地——狮泉河镇所在区域打出一束激光。操作完成后,他顺手打开了词条“狮泉河”的简介:

“一,狮泉河简介。狮泉河,在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中叫‘通天河’,藏语里又称森格藏布。它既是西藏主要大河之一‘狮泉河’的河名,又是著名的“狮泉河镇”的名称。它的上游发源于西藏冈底斯山北麓,然后沿着山脉蜿蜒奔腾向北流去。流域先经狮泉河镇,再经巴里巴斯,最后再向北流出中印边界,全长约500公里,流域面积达2.745万平方公里;当它流进印度境内后,则改称为著名的‘印度河’,全长3180公里,流域途经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后进入印度洋……”

“二,狮泉河镇简介。狮泉河镇位于阿里地区的**,海拔4255米。小镇的象征是一头石雕的狮子,矗立在镇中心,围绕着石雕狮子形成一个‘**环岛’。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四个方向延伸。南面区域为商业区;东西两个区域为西藏阿里地区的行政中心——阿里区直机关和西藏军区阿里军分区所在地,其中军分区在**环岛西北角,十字路口以北;北面区域是从日土县到**叶城方向——著名的新藏公路。”

“此地原本并无狮泉河镇。19**年新藏公路通车后,**为了加强战备,就以河为镇名,在这里开始兴建城镇。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

“三,战史记载。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入侵印度军队进行自卫反击战时,一支后勤运输车队从水文点到扎西岗前哨阵地增援。行程600余公里,途中除爬高越险、履冰涉水而外,还要经过狮泉河才能到达扎西岗前线。而狮泉河当时并没有桥梁。……”

正看着这些资料,地面的回复显示,“情况获知,马上出发。”他立即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完亿圆。的确,从“嫦娥631”的俯视地面侦测仪上可以看到,狮泉河镇区域正在起飞着几架直升机。

此时,三架直升机掠过狮泉河镇“环岛**”,径直向西南方向直飞过去。但,直升机出发的时间并不是完亿圆看到的时刻——2049年11月22日9时30分,而是11月22日8时00分。他们的任务既不是搜索坠落的宇航器残骸,也不是营救坠机的“金波巴特021”——冯参谋,而是在与一号哨卡的通信联络不畅时,紧急驰援的。

显然,完亿圆和他的“嫦娥631”也被骗了。

但此时,完亿圆还在盯着“天宫甲”舰队的影像楞楞的看着。“飞鹰C”传过来的影像不断在指挥舷舱的第二块大屏幕上急速的展示着。那名操作员正和他的同伴细细地盯着屏幕,唯恐没看到什么。其实,与他们同步观看的,还有CTO大会议室中的臧继荣“高原大气与物理研究项目小组”。 但臧继荣他们并未看到宇航器燃烧的情景。

此时,“飞鹰C”急速掠过地面,俯视的侦察摄像镜头显示,前面就是空喀山口了。

大团的乌云压着地面,伴随着重重的迷雾,滚滚而来。“飞鹰C”一头扎进其中。

顿时,镜头模糊了,似乎结了冰。但接着,各种传感器打开了。屏幕上的数值急速的变化着。

“不对啊,组长。这个数值不对劲的。”那名长着孩子脸似的研究员忽然喊了起来。他这一声喊,声音显得很大又很唐突,立即把会议室中的人吸引住了。

“怎么个不对?”臧继荣反问。

“组长,传感器的数值显示得十分均匀,不像是传感器在实地的数值。因为咱们历来的数值表明,这些数值是忽高忽低的,或者是间隔参差不齐的。怎么可能这么有规则的显示出均匀性呢?”孩子脸的研究员这样解释说。

是啊!对呀!孩子脸的研究员这么一解释,立即让会议室的人有些惊异。因为他讲的不无道理。

“把侦察卫星的数值与侦察机的数值同步显示,做比对。”臧继荣命令道。

此时,在同一块大屏幕上,“东方红49号”遥感侦察卫星监测的数值与“飞鹰C”侦测到的数值做着比对性展示。

他们这才发现,侦察卫星显示的“飞鹰C”的飞行轨迹周围的温度,确确实实与“飞鹰C”显示的数值相差很大。显然,这里面有问题。

看了几分钟后,臧继荣问,“同志们,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原因?”他话音一落,立即就有人说开了。

“是不是卫星的数值太概略,不准确?”说这话的是安大校。

“有可能是侦察机的传感器坏了吧。”说这话的是周大校。

“不对,你们俩瞎球判断,我认为,可能是通信上出问题了。”说这话的是耿大校。臧继荣知道,耿大校是正宗的卫星通信专家。

听到耿大校的话,安大校和周大校不以为然,没提出什么反驳意见,但却都转头看了一下这个老家伙。意思是,我们俩的判断难道没有你一个人判断的准确吗?

臧继荣看到这三人的表情,觉得不可思议又有意思。他知道,这叁人的意见从来大体差不多的,怎么今天变得不一样呢?不过,依照他的经验,这些数值确实显示得有些怪异。毕竟,他是大气与物理研究的顶级专家,虽然年轻些,但高原的大气与物理状况他是清楚的。同样的监测,三年前他跟随前一任组长到高原上搞过。

正在想着,忽然孩子脸研究员说道,“组长,组长,你快看——”

他这一看不要紧,脸色都变了。

因为,从“东方红49号”遥感侦察卫星上看下去,“飞鹰C”已经没有了飞行轨迹,但奇怪的是,它的传感数据还在大屏幕上显示着。

看来,耿大校说的是有道理的。想到这一点,他立即下令:“‘东方红53号’卫星补充侦察。”

三分钟后,一颗高轨道的雷达和光遥感侦察卫星从北极方向途经喜马拉雅山区域。在北极圈上空时,它就开始从斜切方向对空喀山口方向的乌云和迷雾侦测了。尤其是,它通过雷达探测装置,已经证实“飞鹰C”莫名其妙的失踪这个事实。同时证明“东方红49号”侦测到数值大体差不多。一分钟后,当它就要飞临喜马拉雅山上空时,所获得的数值与“东方红49号”相差不多。

现在,“东方红53号”的光遥感侦测装置传回来的数值表明,乌云与迷雾下方有几个红点。同时,温度探测装置传来的数值表明,那几个红点的温度要远高于摄氏50度。

更主要的是,此时大屏幕上清楚的显示出,下面的红点越来越多。其中有三个红点在随着乌云和迷雾的前锋,一同向空喀山口方向移动。

这一幕把会议室的人看呆了,大家只是在平心表扬的看着,谁也没再说话。但,就在刚过一分钟时,“东方红53号”卫星图像和数值传输立即挂断,屏幕上一片雪花点,显然,通信中断了。

就是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东方红53号”是被摧毁了,还是出了故障了?

但,冯参谋知道一些情况。

他传输完信息后,开始向宇航器坠落的大块残骸区域艰难迈进。此时,乌云和迷雾就在他的身后,看样子,半小时后就会覆盖到这个区域。想到这里,他加快了步伐。

高原的寒风很刺骨,直向他袖口和裤腿的缝隙处钻去。如果不是他在运动中,相信手脚很快失去活力而冻僵。他边迈着腿边这样想着,但眼睛一直盯着前进的方向,唯恐因为高原的雪影反射而失去方向。

走了十来分钟后,他回头望了望。这里距离他第一发报点,也就不到三四百米。他感到很饿,就从口袋中拿出一个糖果大小的小袋。这是他上高原后按照特种兵作战要求,备好的应急干粮。撕开后,里面就是高原高能压缩饼干。他不敢一口吞下,只能硬是咬下一个角来。然后从地上抓起一把雪,就着雪吞下了。然后,他转过身去,仰起头来,对着乌云和迷雾想着什么。

就在他看了三十秒不到时,从遥远的乌云和迷雾的深处,一团烈焰拉起,直冲云霄,轨迹在高原的晴空中显得十分明显,并且因为严寒,留空的轨迹久久不能散去。他急忙拿起望远镜,对着那个方向观察起来。

哦,那确实是一枚大型导弹的轨迹,似乎是大型防空导弹,又似乎是反弹道导弹。反正,它飞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直到消失在大气层中。

没人知道这枚导弹要干什么。但,它确实消失在冯参谋的视野中,直到他把仰着十分累的头低下来为止。

他想了下,再次向北京中国特战司令部发出第二封电报。“北京,2049年11月22日9时12分,坐标(××,××),坐标(××,××),发现从印度的列城方向发射一枚大型导弹,初步判断应为……”

当他的报告断断续续的被接收到时,北京西山的飞控中心刚刚得知,“东方红53号”雷达与光遥感侦察卫星已被不明国籍的反卫星导弹摧毁。冯参谋情报的价值在于出现了“印度”二字。

但印度西部军区司令希马尔汉上将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反卫星的事,早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他的任务就是迅速占领空喀山口一线,为后续的大部队进入水文点区域建立前进基地。

一号哨卡仍然在中国军队的手中,但秦所长和他剩下的士兵都坚守在核心工事里。哨卡的旗帜已经换成了印度的橙、白、绿三色旗,而中国国旗此时不见踪影。

冯参谋还在艰难的向宇航器残骸方向奔去。虽然气喘嘘嘘,但他咬着牙关迈着步子。忽然,他似乎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但,秦所长和他的士兵正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核心工事射击孔的外围防护钢板不断遭受到单兵导弹的轰击,正在支离破碎。机枪兵不断抬头,一抬头,对面就有狙击枪打过来。而他本人,此时左臂被打断,肘部的骨头连带着肌肉一起挂着。哨卡的军医正在做着紧急处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